地方

嘉縣府與工研院攜手 讓廢竹變綠金

(記者 邱嘉琪 嘉義報導)嘉義縣大林鎮為全國烏殼綠竹筍主要產地,擁有約620公頃的竹園,為維持品質與產量,筍農每三年須進行竹園清理,產生大量老竹廢材。為解決廢棄竹材無處可去的問題,嘉義縣政府與工研院中分院攜手推動竹材再利用計畫,導入循環經濟概念,將老竹轉化為有價資源,並於近日舉辦成果推廣說明會,展示再利用產業鏈的建立成果。

嘉義縣農業處指出,縣府輔導在地業者黎勝通先生購置大型竹材破碎機,該設備在竹園清理期可處理約26.4公頃竹林,產出近2,000公噸竹屑,尺寸達4至6釐米,適合供應菇蕈業栽培杏鮑菇。經實驗證實,使用40%竹屑替代木屑,杏鮑菇生長速率提升11%,A級品比例提高15%,顯示竹屑具高度應用潛力。

▲嘉義大林推動竹材再利用,廢竹變資源助攻杏鮑菇產業。(圖/嘉縣府提供)

目前,蕈優生物科技農場已穩定使用竹屑栽培杏鮑菇,每年需求約2,000公噸。另竹屑亦被應用於木耳栽培、生質燃料與生物碳開發,展現多元化再利用潛力。

在成果推廣說明會中,實地展示破碎機運作、竹材集貨流程及加工營運模式,並邀請業者分享菇蕈再利用成效,同步簽署竹材供應鏈合作備忘錄。

嘉義縣政府表示,未來將持續輔導農民與業者由露天焚燒轉向資源化利用,讓老竹不再是廢棄物,而是經濟價值的新來源,致力將大林鎮打造為全國竹材再利用示範基地,兼顧環保與經濟,創造雙贏局面。

What's your reaction?

Related Posts

1 of 406